2024年5月21日 星期二

浴佛法會開示

 浴佛法會就是要紀念佛法的根本導師-釋迦牟尼佛的誕辰,祂是娑婆世界的佛法教主,也是這個時期一切教法的來源。我們等下要一起灌沐的這尊佛像,是佛陀的童子相。據說釋尊出生後就可以走路,而且在行走七步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佛陀所說的這個「我」究竟是甚麼?是心意識中的我?還是肉體上的我?還是冥冥中的神我?還是主宰三界業流的我?這就是我們需要好好去參究的地方。釋迦牟尼佛從出生,到後來出世修持渡眾,到最後成就佛果,佛法也從這一個個疑惑和謎底中孕育而生。

我們在釋尊誕辰的日子,齊聚在這裡慶祝這個佛教徒共同的神聖之日。在泰國這一天也是他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潑水節,這一天當中只要逢人就可以潑水,把人弄得全身濕答答,卻不會感到生氣被羞辱,因為水象徵洗淨俱生的無明煩惱,照見本然自性天生的佛性,也代表了對自他全新的祝福,就好像心經所說的: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成佛並不是得到任何外物,而是看到自身眼耳鼻舌身意,他的本然在何處?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份尊貴唯一之處,是在五蘊?還是在六識?還是在阿賴耶識?還是在佛法中?還是在無上密當中?還是在大手印當中?還是在毗盧遮那佛宮殿中?

心經中的色不亦空,空不亦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佛陀說,連內心最微細的地方都找不到我。乃至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寂滅道,無智亦無得,亦無所得故。乃至於我們努力要參修那些消除無明的智慧,也都找不到我。所有佛經中所說的方法,都只是一種方便,一樣不可得,連這個人和證悟的狀態都是不可得的,這才是真正的解脫,才是本然自性佛的顯現。

從那裏我們可以找到釋迦牟尼佛,我們可以找到天生的自性佛,這個不可得並不是說他甚麼都沒有,反而因為他的不可得而能俱足一切,努力去行持,解決自己短暫和無盡無窮的煩惱,也解除所有眾生眼前和根本的困難,這就是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不只是強調五蘊皆空,而是在不可得中,解決最究竟的痛苦,讓一切眾生也可以從煩惱中,看到佛法,從中看到自性佛的光明朗然,而能自他共同成就,一起享受圓滿無礙的俱生喜樂,也就是心經最後一句真言所示: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揭諦」代表了登達彼岸,一起解脫,這才是真正般若的智慧。

這就是釋迦牟尼佛出生的目的,釋尊圓寂的時候,弟子們傷心地問佛陀:當您圓寂後,我們該如何再遵循您的教法修持?佛陀回答:只要大家奉行三大原則,就如同我在世無異。第一個原則是「依法不依人」。人身終會毀壞,所以我們依靠的不是佛陀肉身的行持,或者佛陀外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莊嚴表相,而是依照佛陀所教示的方法去修行。

就像我們皈依總持寺,不是因為看到這裡的佛像很莊嚴,也不是法衣很好看,或者素菜很好吃,或者上師很慈悲和藹,這都是會變滅消失的外相,你來到總持寺皈依,最重要的是了解總持寺要給你的方法和教導是甚麼?去檢視自己有沒有遵照這樣的方法去修持,這一點非常重要,你只要照著法門修持,這就是佛陀的再現。

修持包括懺悔你過去的錯誤及罪業,累積你未來的福德資糧。有時候佛陀會用不了義和方便去渡化一切眾生,但是我們要了解這都是方便教法,我們要從這些方便中去了解它究竟的義理。修持一切法門並不只是行禮如儀的去做,也不只是把這些法門熟背就代表我們成佛了,還要作到佛陀所說的第二個原則,所謂「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修行要能確實看到這個法門了義之處,善用不了義去實現佛法的了義,讓了義和不了義彼此圓融無礙,這才是真正的佛法行持。

第三個原則就是「依智不依識」,不要用我們過去凡夫的意識去修持。禪宗有句偈子:「入此門來,莫存知解。」意思是,入佛門後,不要用自己過去的習性和邏輯思考來了解佛法,不論你在社會眼光中,是如何一位上層專業或賢達之人,都不要用過往在知識上和人際上的慣性,以及交易式的習慣來理解佛法。如果用買賣交易的方式來修持佛法,就是用識來修行,要用你原原本本單純無染的心來修持,我們對待眾生的慈悲善行,是不帶任何交換或圖謀之心,而能不計代價地去渡化一切眾生,如寂天菩薩說的,當你渡化眾生後,就放下所有的功德,當下次再看到這位眾生,彷彿不認識一般,素昧平生。

佛陀說祂圓寂後,就依照這三大原則行持,佛法就存在佛陀所說的教法中,佛法就存在了義中,就是用本然去體悟釋迦牟尼佛的智慧,也才能得到釋迦牟尼佛的加持和成就。

釋尊從誕生到修行成就,渡化眾生的一生,就是要示現世人,六道輪迴的生死海中,生命無法得到片刻喘息。因此,期許所有眾生三大阿增祗劫不空過,無忘初衷。佛陀肉身的生日並非真正的新生,因為肉身終究死亡,但是死亡也並不代表一切的消亡,因為六道輪迴中並沒有真正的出生與死亡,所有的生死都只是無邊煩惱的無止輪迴與生滅變異。

我們何其幸運,能在此生得遇佛法。而釋迦牟尼佛的出生,就代表了我們每個眾生法性的出生,因為祂的誕生,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可以變成另一個釋迦牟尼佛。如法華經所言:如童子獻花,是人皆以成佛道。任何一個人只要能行持六度萬行中的任何善行智慧,有一天終能如釋迦牟尼佛一樣,成就圓滿智慧。

我們在這裡慶祝佛的誕辰,就好像在紀念我們的自性佛,代表了我們在心中生起了一個成佛的可能和希望,只要我們能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以此三大原則如教奉行,就能如佛陀般了卻煩惱,證得佛果。


圓銘金剛阿闍梨  開示

 弟子  圓華  恭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2024 年 11 月 法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