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教義從解脫眾生苦難為出發點,教義以三法印、四聖諦、十二緣起為核心。
三法印即「諸行無常印、諸法無我印、涅槃寂靜印」。 凡符合此三原則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
四聖諦─苦、集、滅、道─是佛教教義的核心。
苦諦:佛教認為人生在世,誰也免不了生老病死。這些苦難不會因為人死亡結束,因為人死之後不是徹底消失,仍然會輪迴,所以苦總是存在的,只是苦的程度不同罷了。此外,世間的萬物都是變化不定的,此即無常。對眾生來說,因為於無常敗壞法起貪著,則將造成身心的熾燃大苦,因此說無常故苦。
集諦:集諦是講苦產生的原因。佛教認為世上沒有無因之果,也沒有無果之因。有情眾生之所以會受苦,在於因無明而於六根觸受起愛執,而導致後有生死的純大苦聚集。
滅諦:佛教認為只要是輪迴,就無法避免會受苦。有情眾生要想從苦中真正的、徹底的解脫出來,只有脫離輪迴這一個辦法。
道諦:為了脫離輪迴,必須進行修行。佛陀給出的方法主要為戒、定、慧三學。依八正道,便可以達到涅槃,永遠從輪迴中解脫出來,證得阿羅漢果。
此外,世間萬法都是依因緣而生,依因緣而存在。世上沒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東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緣合和而成;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受其他事物的影響,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不影響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後果,而這種因果關係構成了一個無始無終的鏈條。此即十二因緣。
且依因緣而生之一切,也隨著現象的生起,而損耗其賴之生起的因緣,是故世間一切皆無法恆常。
十二因緣具體內容: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
此外,又有大乘佛教。在大乘佛教看來,一切的「苦」都是有情眾生所感知的「象」而已。而且即使從六道輪迴中脫離出來,成為阿羅漢,按照大乘佛教的標準來看只能算是解脫個人的苦,不是圓滿的覺。而真正徹底的解脫,只有生起對一切眾生的大悲,為究竟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而成佛才能達到。眾生都應該成佛,眾生也都能夠成佛眾生在成佛之前要經歷三大阿僧胝劫的時間進行艱苦的修行。
這種以成佛為終極目標進行修行的稱為菩薩道。
釋迦牟尼後,佛教發展過程分出顯教與密教,雖然就教義而言,顯教在前,密教在後;顯教是外,密教是內,但顯、密的本質實為同體。本會的教義主旨即承嗣教主釋迦牟尼佛所開示的四聖諦、三法印、十二因緣等的基本教義,配合祖師所傳授的準提法修持法門,弘揚顯密圓通的修持方向。亦即以顯教的教義為基礎,然後進一步修持密法,此即顯密合修。
本會的主要修持與傳授法門為準提法。準提法的法門,本源自印度,在唐宋時期,經由幾位大譯師─地婆訶羅、金剛智、不空、善無畏等,將印度相關佛典翻譯成中文,並在中土弘揚修持的方法,最後由宋朝的道敐大師集所有大成,且融合顯密教理,完成了準提法的漢化,而在中土成為盛行於民間的普及化信仰。本會即透過準提法的修持,而弘揚顯密圓修的教義精神,在創立者普方金剛大阿闍梨領導之下,乃以顯密圓通為成佛捷徑,極力推廣教、禪、律、密〈教─即一切顯密了義教義,禪─為一切如來禪,律─即一切大乘顯密戒律,密─為一切大乘十五乘之一切密法。〉四科為修行準則,以如何早日消除業障、如何明心見性、及能否對生死能自主,三大目標為修行之目的。在全省各地及全世界各各角落成立總持寺、佈教所及聯絡處,每星期舉行同修會、誦戒會或講經、傳授密法以及講解戒律,並舉辦救濟會、慈善會、放生息災會、佛書印贈會、出版雜誌及佛書、總持寺護法會、弘法組……等,以推廣純正佛法,提倡人間淨土及密嚴淨土,此為釋尊示現教化之目標,也是本會之教義宗旨。
「律」音譯為「毗尼」,故「律藏」也可稱為「毘尼藏」;「論藏」音譯為「阿毘達磨藏」。廣義的佛教典籍包含了註疏、佛教史傳、佛教目錄、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內容,中國將這樣的佛教廣義佛教經典的匯總成為「大藏經」,或一切經。在佛典中明確說明,佛陀允許弟子使用方言傳授佛法和記誦經典,因此,各地集結的藏經不應該因為語言而地位不同。學術界對於佛經歷史版本的研究,著重於佛經在流傳中的變化,以及哪些是佛陀時代的教法,哪些是後來的發展。
1. (唐)地婆訶羅譯《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卷。
2.(唐)善無畏譯,《七佛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獨部別行”,《大正藏》第20卷。
3.(唐)金剛智譯,《佛說七俱胝佛母準提大明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卷。
4.(唐)不空譯,《七俱胝佛母所說準提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卷
5.(遼)道敐輯,《準提修法顯密圓通成佛心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